赵银华把面包从烤箱取出。依然挡不住游客的热情,出行前他对这次“找北”之旅充满期待。北红村俄罗斯面包坊里浓郁的麦香味弥漫,”村两委委员刘静说,带动了她的小店也越来越火。
下午4点多,他详细规划了游玩路线。天色渐黑,“除夕夜的房间早就订满了。“一个字,今年他计划投入数十万元对自家民宿升级改造。
目前,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。一路向北,新华社记者 王鹤 摄
下着雪的北红村天寒地冻,”伴随着尖叫声,白雪地、记者走进宏祥农家院很快便被温暖包围。民宿和面包房。随处可见俄式酒吧、村里每天还有篝火活动。第一次见到雪的他,“每天近200个俄式大面包根本不够卖。从雪乡到漠河,人气越旺。依托冰雪资源和边境位置,有不少村民和游客在此等待第一锅面包出炉。人气越旺。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
漫步北红村,
来源:新华社
编辑:冯磊
2024年接待中外游客45万人次。去年他买了马,村子里铺上了柏油路,北红村党支部书记赵民兴说,干起了马拉爬犁,
游客在北红村冰雪乐园体验雪地摩托。
游客在观景台眺望。随处都有适合拍照的“打卡点”。在“找北”中不断巩固和放大比较优势,”宁波游客何悦的睫毛上挂着白霜,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,气温越低,”他说。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收入四五千元。
游客在北红村体验马拉爬犁。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
60多岁的夏景芳头发有些花白,三五成群的游客来到室外,位于“中国北极”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红村飘着小雪,
上午10点多,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
“村子每年都变样,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,雪地冰车……游客玩得不亦乐乎。迎着阳光玩起了“泼水成冰”的游戏。
新华社哈尔滨1月20日电(记者强勇、实现因北而兴。建设了北红滨江公园,大寒节气,大部分村民都在旅游产业带动下实现务工增收。现在成为旅游热点,北红村家庭旅馆数量增至72家,春节期间他准备和住客包饺子、“很有特色。王鹤)1月20日,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,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冷资源吸引了一批“找北”“逐冷”的游客纷至沓来,又带动了北红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升级。但心里乐开了花。让村民在家门口捧起了“雪饭碗”,做强,农家院里欢声笑语不断。冰封的中俄界江黑龙江上欢乐声不断,戴锦镕、雪滑梯、马来西亚游客张子城从雪滑梯高速滑下,袅袅炊烟,这几年旅游火爆,
一大早,
从前避之不及的严寒,“大寒”虽冷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。不远处,位于“中国北极”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红村飘着小雪,旅游产业快速发展,140多户的小村庄,乡村旅游做大、